改变世界的不只有枪炮钢铁,还有吃喝玩乐

是什么推动了历史的变革?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。

有人说,是战争和帝国,历史就在一次次颠覆和重建中循环前进。有人说,是生存的需要,让我们不断有所创造。而史蒂芬·约翰逊却在其畅销书《Wonderland》里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新想法:许多重大的发明和进步,往往就在人们追求吃喝玩乐的过程中产生。

从美丽精致的颜色到口味独特的香料,从用于娱乐的游戏到悦耳动听的音乐,甚至毛骨悚然的恐怖秀、风景秀丽的国家公园,人们对享乐的追求都推动着潮流的变化、技术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。

可以说,一项发明是一段历史的缩影;而其背后,或许体现的正是人类对新鲜事物的不懈追求。

/////

一个颜色 把欧洲人推向了大西洋

 

可用来制作紫色染料的骨螺。

大约4000年前,爱琴海边的米诺斯人发现,骨螺这种模样极为普通的海螺所分泌的汁液,竟然能染出当时最罕见的颜色之一——紫色。而后,提尔城,这座始建于公元前2750年的腓尼基小镇,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紫色染料,而这种紫色也因这一片古老的土地被命名为“提尔紫”。

 

位于今黎巴嫩的提尔城遗址。

这种紫色染料价格极为不菲,据说十公克黄金也只够买上一公克的提尔紫。千年多的时间里,提尔紫都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,只供王公贵族所享用。

但长年累月的捕捞和消耗逐渐让整个地中海的骨螺几乎消失殆尽,为了寻找造就尊贵紫色的原料,一群勇敢的腓尼基水手闯入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深海区。船队沿着非洲北部海岸航行,带回了足够贵族使用几百年的骨螺,更为欧洲民族打开了向海洋探索资源的大门。

 

理查曼大帝的寿衣即用骨螺紫和黄金制成。

千年后,越来越多的船只从地中海出发,有的为了寻找黄金,有的为了发展教徒,有的为了征服地盘,但最早吸引人们进入开阔海洋的,仅仅是一种颜色而已。

一把香料 构建了全球性的贸易网络

 

曾经价比黄金的香料——丁香。

如今的我们随意拆开一袋零食,里面的配料就可能丰富得令人咋舌,而仅仅在一千年以前,要集齐这些原料就是极其不易的事情。是全球性的贸易网络,才让我们如今能够在同一座城市里,坐拥来自世界各地的特产。

而这一贸易网络的雏形,却是从香料的贸易开端。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马鲁古群岛,由五个面积不大的小岛组成,而它曾在四千多年间雄踞全球香料贸易的枢纽之位,人称“香料群岛”。

 

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

一直到18世纪晚期,世界上的每一粒丁香还都是从马鲁古群岛的火山土里生长而出的,是真正的奇货可居。而以马鲁古群岛为中心,丁香随着中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和阿拉伯的商人的足迹到达世界各地,考古学家就曾在叙利亚发现了1700年前的印尼丁香。

从爪哇海经过马六甲海峡,越过孟加拉湾到达印度马拉巴海岸,再经过波斯湾,穿过如今伊拉克的沙漠地带,最终到古巴比伦人的厨房。可以说,在当时,没有任何人比丁香走得更远了。

一个游戏 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

 

至今最古老的游戏之一——国际象棋。

国际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游戏,对于其起源说法不一,有说源自古印度,有说源自中国。象棋里有王、后、车、马、象和兵等几种棋子,分别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移动和互动,充满了策略性,因而弈棋往往为智者所喜。但除了开发智力、消遣娱乐之外,它在历史上还曾发挥过一个特殊的作用:宣扬社会变革。

中世纪,在历史书中向来是“黑暗的”一页,社会阶层分化非常明显,如果整个国家是一个“身体”,那么国王就是“头”,对其他部位拥有绝对的控制。当时的一名意大利修道士,雅各布斯·德赛索里斯,写了一本书《象棋游戏》,书中却以象棋规则为基础,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秩序。

 

让·雅克·卢梭,18世纪法国思想家,《社会契约论》为其主要著作之一。

德赛索里斯提出的这种突围“身体政治”的新模式,可以被称为“棋盘政治”:整个社会受到法律、契约和习俗的约束,而群体之间相互独立。正如棋盘上所有棋子虽然要遵循一定规则,但能各自移动,而不受国王的影响。

《象棋游戏》出版后,成了当时最畅销的书籍之一,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版,为后世几百年的革命热情埋下了火种。

一种乐器 奠定了编程和计算机的基础

 

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骨笛。

在远古人类的手下,无论是穴熊、猛犸象还是兀鹫,它们的骨头都可以被做成一种乐器:骨笛。而奇妙的是,这些古老的笛子甚至直到今天还能吹出和谐的曲调。这些骨笛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听觉上的愉悦,更启发了后人在编程和计算机上的探索。

大约两千年前,世界上第一台风琴被发明出来。和骨笛每一个孔对应一种音调相类似,风琴的每一个键盘对应一个音管,按键带动杠杆打开音管,从而发出声音。公元9世纪,著名的班努·穆萨兄弟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演奏乐曲的风琴,秘诀就在于乐器内部的滚筒上,按顺序布满了突起,滚筒的滚动带动杠杆有序地移动。从本质上来说,这正是第一台可以编程的机器。

班努·穆萨(Banu Musa)兄弟,指的是穆罕默德、艾哈迈德和哈桑三兄弟。他们生活在约公元9世纪的巴格达,均为著名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。合著有《机械装置》、《关于平面和球面图形的度量书》等。

受此启发,18世纪的法国发明家沃康松将这种编程的思想引入了纺织行业,制造了第一台内置滚筒的可编程纺织机。之后,杰卡德对它进行了改进,用穿孔卡代替滚筒,而线只能织进有孔的地方,效率比传统的手工提花机提高了20多倍。

 

巴贝奇分析机,使用打孔纸带输入。

到了1822年,穿孔卡更被英国数学家巴贝奇用于控制运算顺序,由此诞生了“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”——差分机。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,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。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,我们还会看到一些计算机程序员们仍然在使用穿孔卡来输入数据——有孔为“1”,无孔为“0”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